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公司动态分类
芒果体育手机版:城市景观设计总结十篇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许多城市在制订了规划之后,就按照特定的功能布局和用地性质、直接进入建筑设计阶段。这样做很难把握城市空间环境的总体特征,容易产生城市形象的无序化和城市环境的非人化现象。所以,要建立长远的城市可视形象,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增强城市环境的整体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于生存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起就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城市景观特色等作出统一规划和精心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引导各项开发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城市设计的思想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2〕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应该有相应层次的城市设计与之配合,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体制和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综合协调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把城市设计分成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应该是整体城市设计。整体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建立长远的城市可视形象的总体目标,以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与人文活动框架。应该说,整体城市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从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构造城市景观体系到布置城市人文活动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甚至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风格、城市标志物与建筑小品等的整体设计构思等等。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实现整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手段,把它作为整体城市设计的载体不但可以容纳城市设计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选择不同的景观侧重点,合理取舍城市设计的内容。

  (一)城市景观环境方法初探我国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一般是把园林、绿地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这种做法往往只是停留在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平面表达上,也就是说仅仅对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作出规定,并没有对城市的空间形态提出相应的要求。城市景观环境则不同,它是研究三维物质空间形态的塑造。可见,随着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普遍下降,传统的园林绿地规划已经显得落后和保守,所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引进景观环境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景观环境并不是对传统的园林、绿地规划的摒弃,而是对它的延伸和发展,两者没有矛盾,但也不能等同。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景观环境,首先要分析研究城市景观资源结构,充分挖掘其中能反映城市特征的景观要素,对其功能用地加以周密翔实的考虑,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形成创造条件。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3〕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城市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才能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创造有序的空间形态。(三)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人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四)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l)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广义城市景观与城市夜景观的概念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城市夜景观概念是对城市景观概念的补充,它使城市景观的含义更加明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夜景观重视不够,一到夜晚城市环境或一片漆黑或一片杂乱,这正是忽视了它们在夜间的表现效果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城市夜景观进行单独的规划设计研究。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如:灯光、建筑、广告、橱窗、小品、绿化……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

  如果说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是舞台背景,那么社会科学文化表现则是夜景观的主题,背景始终是为了主题的展现而烘托气氛,并随着主题的展开而不断变换。它通过人的各种夜生活行为来展现,如: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交通活动、节日活动……同时它还决定着自然科学文化的表现形式。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观照明,但照明在意义上仅属于科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舞台背景表现得再好,但如果主题的展开却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算是成功的。城市夜景观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文化背景、市民的消费及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另外,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灯光照明技术来改善城市夜景观会对发展城市的旅游观光业、改善居住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所以,提高城市夜景观环境质量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1.3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有两种操作系统:一种是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立操作系统;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已建成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传统街区或城市已建成区域的夜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第一种操作系统较直接一些,而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采用第二种操作系统会使城市夜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夜景观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第一种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作出的合理组织,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之所以把城市夜景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是因为城市夜晚的景观与白天的大不相同,规划设计者必须熟知这些变化,哪怕是极微妙的一点,如果运用得当,也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城市夜空间效果。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城市空间在白天的特征这一角度来考虑,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改变日光下形态很差的空间及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存在形式。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跨越多门学科,最成功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美国,主要通过完善的教学体制、法律制度、雄厚的财力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来使其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付注于实践。在我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与城市不同的建设发展历史给夜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便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可依据性和政策性。此外,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所以说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表现城市的以下六点来形成特色: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景观形成的基础;是背景;是活跃城市夜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但在景观利用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

  季节的变化对北方城市街道结点处的水池最有影响,这些水池在冬天大都放空停用,从而改变了该点的夜景观特征,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做出相应的冬季夜景观变化措施。例如,哈尔滨城市街道充分利用冬季积雪,制作成冰雪雕塑,把雪作为突出街道夜景观个性的背景,来形成具有寒冷地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其实对于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的因素,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都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使到了夜晚也是如此。夜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考虑到建筑的文脉,从弹性驾驶城市夜空间的管理法规和艺术入手,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这种驾驶并非是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阶段性的,这正是“规划”概念的体现。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的城市夜景观照明规划相比,在处理夜间建筑物形态及其组合方式方面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更注重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利用高科技演光手段美化城市夜空间。即便在没有艺术品点缀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甚至建立独特的空间个性,如各种激光灯的灵活使用等。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定和节日娱乐的安排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步臻于定型,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习俗。每个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而这些节日的游戏娱乐活动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这些活动均需要有一定的设施与场所来支持。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活动特色,所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可与当地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事实上,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灯具是联系白天与夜晚景观的纽带:白天可以点缀空间特色;入夜则是人类的“第二只眼睛”,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而且其本身的造型也是夜间标志城市尺度与特色的活跃因子。

  受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的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整体观念造成的。

  在许多大城市,单体建筑照明百花齐放,但缺乏统一,具体表现在:色彩杂乱;照明灯具、广告灯箱随意摆放,影响行人的心理舒适度与人身安全;缺少发展眼光,照明技术落后,以至于经常性地进行更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虽然从另一角度来说,大大小小、色彩纷杂的照明广告(尤其是霓虹灯招牌)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但如果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并不会令人引以为豪。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城市多数居民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停车场、步行者安全性与夜生活时间成为影响市民夜生活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如何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认为,可以把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其中每一步又均可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融。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解决城市夜间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联系,主次的确立,性质特征及照明技术上的和人文活动的宏观问题,以及节假日夜景观系统问题,即在宏观上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限定。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中,包括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时,应对城市夜景观实现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并提出其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

  当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整或修改时,对有关的夜景观总体规划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因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城市夜景观规划实施与实践的直接影响因素。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还有一部分内容反映在城市分区规划中。当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城市主、次干道形式;绿化系统、河湖水面、风景名胜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后,要对城市夜景观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这一部分成果也应纳入分区规划文件和图纸中。

  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在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在市民夜生活的基础上对城市夜间各景区、景点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一定历史时期、自然条件、一定的经济、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城市夜景观建设的实践得到检验,不断发现问题,修改完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规划布局所表现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一景区(商业街、校园、居住区……)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到景区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根据特征创造特色,根据重点确定主景,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创造整体效果。

  在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过程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就是:结合城市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及历史背景,充分考虑到人对夜生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成果相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和图纸中;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则是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是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对景区景点的夜景观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但与前两部分内容相比较,它更需要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传统城市夜景观照明往往会由于景观设计师与照明工程师之间的互不理解与让步而带有令人遗憾之处。

  城市桥梁的使用要求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如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还是通行非机动车及人群为主;是在文化商业区,还是在居民区,在风景区还是在工业区;并对通行荷载、流量及线路等级等要求。对不同情况要分别对待。在交通发展方面,桥下航道级别发展的变化,如要求增加桥下净空;桥面车行道的拓宽(如将现在人行道―部分变为车行道,或将目前的非机动车道并入机动车道);使用荷载的提高等。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发展因素。

  在城市建设发展,系指在设计新建桥梁附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要建新构筑物(如欲兴建地下铁道、地道、高层建筑、埋设大型管线,紧靠原桥再建新桥),这一点应在设计时加以考虑。总之,城市桥梁设计的总体要求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是辩证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桥位选择上过去有许多经验,如有些桥为方便城市交通,建在市区,往往将过境车流引入市区,造成拥挤;过分强调远期发展,将桥建于远离市区,则近期车辆往往绕道太多,不能吸引更多的车流,且由于车辆绕道造成的耗费也很大。

  2)过分强调高标准通航要求,往往形成桥梁高度过高,造成引道坡度陡而长,使大量车辆增加爬坡,特别对非机动车增加不少困难。

  3)片面节约,将桥梁宽度定得偏窄,或缩短引道长度而造成较陡的纵坡,不利于使用。

  2、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仅指结构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且还需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航运、车辆、行人的安全。过去有许多经验,如桥墩布置不当造成船撞桥,桥墩受损,船毁人亡。如某市×××桥因桥墩布置欠佳,一艘装运百货的船,撞桥墩而沉没,损失严重。机动车辆在桥面上闯上人行道,撞断栏杆的事故,在各地屡有发生。如××××大桥、××××大桥等都发生过车辆撞断人行道栏杆而坠入江中的车毁人亡事故。有些事故虽应由驾驶员负责,但若在设计中,在可能条件下多考虑一些安全措施,则能减轻事故的严重性,减少损失。如××××大桥在设计中吸取××××大桥的教训,采用高缘石,在1982年12月的一次较大车祸中,车头虽撞毁栏杆,但后轮被高缘石卡住,从而避免车辆坠江事故,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此外,照明、排水、桥面线形、纵、横坡、易燃管线过桥,都需注意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随着交通的日益发展,车流量与车速愈来愈大,故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建桥不仅应注意桥梁本身造价,还应综合考虑附属建筑、征地拆迁、施工简捷、缩短工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上经济。如压缩桥长则增长引道,往往还要增加护岸设施。沿海平原城市通航河流上采用上承式拱,桥本身造价可能降低,但往往要提高桥面高程,增加引道工程。城市中人口密集,车流繁忙,如桥位不当,则绕道过多,要增加运行费用,都应综合考虑。

  4、美观――城市桥梁不只是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构筑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将成为城市比较突出的街景。故其造型的美观(着重结构造型的良好),总体布局的舒展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应予足够重视。

  1、在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上存在的误区是:认为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桥梁建筑仅仅是桥梁结构工程师的杰作,对从事桥梁景观设计的工作未引起充分的重视。

  2、认为桥梁景观设计仅仅是事后的包装,仅在结构之外过多增加装饰物,形成“伪桥型”。例如将梁板结构简单地改装成拉索或拱形。并未在桥梁方案设计阶段予以总体上的考虑。

  3、对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应用仍显不足,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上缺乏源动力。

  4、在城市桥梁夜景照明上,更多是考虑交通照明的需求,还缺乏建筑艺术的推敲。譬如,有的城市桥梁仅追求将桥体照亮,未根据桥型的特点,做系统的照明设计,因而虽然桥体被照得通亮,但其照明的最终效果是消蚀了桥梁结构鲜明的空间,未体现夜景照明对桥梁景观的艺术表达、桥梁自身的魅力,以及充分表达桥梁空间和时间的延伸。

  5、在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资金安排上,并未给予更多的支持,而是更关注桥梁的交通作用;对城市桥梁景观建设在城市环境品质的贡献上,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

  6、很薄弱。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桥梁设计在决策过程中,受环境保护及文化尊重方面相关法规制约是十分严格的,其取得的效果是:自然环境中的桥梁景观与地域景观实现了有机结合,同时亦实现城市文化环境中的桥梁景观与城市和谐、协调地统一起来。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至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国内外城市桥梁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将充分重视桥梁美学及城市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应用,强调桥梁建设与环境协调、文物保护的关系,达到人文景观与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并积极开展各种适应城市特点的新型桥型开发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是:

  1、将问世的一大批城市大跨径桥梁,将实现人文景观同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将成为陆地、江河、海洋和天空的新景观,成为建桥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2、在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上,将引入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譬如,国外的桥梁景观学家认为,桥梁形式的塑造不应仅关注荷载效应。而不考虑其外观,同时桥梁形式的塑造,也不应只求其外观,而不考虑桥梁城市桥梁承受荷载的效应,即桥梁最终应由功能和外观共同确定其形式,亦将桥梁结构力学规律与美学的形式法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桥梁形体。

  3、城市桥梁的夜景必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桥梁夜景观系照明科学也桥梁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亦是人们对城市景观多样化的要求,城市桥梁夜景观拓展了桥梁的景观表达、桥梁魅力,是桥梁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延伸。

  4、从事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将越来越多,用于景观建设资金的投人将大大增加。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将进一步加大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今后将有一大批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桥梁景观建设的实践中。

  城市发展现状与历史割裂的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在普通民众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在新形势下,城市的规划发展需要注重其内在涵养的表达。文化是一个城市的一笔巨大财富,如何运用并将其有效融合到现代的城市发展中,是目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2013年,党中央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承城市的地域文化这一指导性意见。

  很多城市领导和决策部门过于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无暇顾及城市的形象展示,对于门户区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城市门户区的定位、规划以及后期的管理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这些门户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仅仅是城市出入口区一片平庸的土地。

  很多开发者将门户区理解为城市的出入口,忽略了周边的-环境,并认为其作用也主要只有交通和交通标识作用,忽略了其他环境中门户区景观的意义和作用,或者仅仅是在门户区设立一个巨型的具有标识作用的构筑物来增加标识性。这些都是对于城市门户区景观营建片面化的表现。

  规划设计缺乏特色和内涵,并且未能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景观体系。很多地方对于门户区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局限于地表开发,而不重视其更深层次作用的表达。部分门户区的建设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和本土特色的表达,但是其中存在很多问题:过于形象化,给人一种是对于本地文化构成元素的简单堆砌感,杂乱无序,毫无章法;历史文脉要素分散,连续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达到承接过去、彰显当前和展示未来的作用。

  门户区本身过于独立化,缺乏与城市内的联系和城市外的过渡,这些反映在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以及其他各个层面上。城市门户区景观一旦建设完成,就意味着需要后期维护和管理的投入。但是很多城市门户区景观在后续的管理上非常不到位,导致了后期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一个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各个层面呈现出动态的特点。很多城市门户区景观在建成之后始终没有根据城市的最新动态进行对应的调整,没有保持良好的弹性。

  目前,对于城市门户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根据对“门户”的释意,我们可以将城市门户理解为是城市的出入口和周边的环境空间所共同构成的区域。但是与古代不同的是,城门、护城河等已经不再适合目前城市发展的结构和功能,早就成为了历史。现代城市门户不再仅仅是界定内外空间的地段,而是以“流通”和“过渡”为目的的场所。根据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笔者将城市门户定义为:城市门户通常是指位于城市交通枢纽地带,在地里位置上承担着进出城市的通行作用,包括城市公路、铁路、航运、水运等交通系统的出入区域,具有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功能,并且承担着城市内外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功能,城市门户区域的稳定有利于整个城市职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系统流畅的运行。

  对城市门户景观的理解需要整理清楚其构成要素。正如H雪瓦尼指出的,一个城市的构成要素,可以被视为在城市设计中的相互联系的构架,并且可以运用要素,对城市进行描述。城市门户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在宏观层面上与城市的各方面相互协调,还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形态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承接城市结构形态的形式、构建城市内外的生态环境互通的桥梁、呼应城市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城市经济水平相协调的规划建设。

  中观层面主要是聚焦在城市门户景观本身的系统构成,主要包括:进入城市门户的引导、景观形式语言、建筑风格、生态循环系统、体验区。

  成功的城市门户景观设计,对细节的把控一定要到位。在追求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也要对细节之处进行不断的推敲,使得景观在细微之处体现细腻的一面。城市门户景观的微观方面包括:铺装、照明、小气候、标识、基础设施等。

  城市门户作为对外传递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需要涵盖城市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门户区面积的限制和各要素的诸多繁杂,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筛选,所选出来的元素需要有较高程度的概括性。

  具有明显的标志元素是城市门户景观的一大特色。城市门户区需要有显著的标识性景观,使人们能够在即将进入城市门户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到这个标志性的景观。而充当这一角色的,可以是一个大型的景观标识物体(图1)、也可以是与周围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空间等(图2)。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景观设计师需要将人们的生活考虑到环境中。正如J雅各布森所言。城市不是艺术创造的成果,因为艺术仅仅是生活的精选,而城市是最广泛、最复杂的生活。城市门户景观设计需要从人们的基本需求到精神层面的需要进行研究,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入到门户景观设计中,使之成为一种智慧的设计、触动人心的设计、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在交通密集的地方,会使身在其中或者周围人的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如果此时景观中的空间围合、尺度等缺少一种情切感,就会造成功能主义式的“失落空间”。城市门户空间不是简单的由交通系统占据的穿越性空间,它和城市内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与此同时,其自身也有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可以展开多种多样的生活体验活动。因此,归根结底,城市门户区的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根本要素进行考虑。

  体现本土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是城市门户景观的一个重要意义。城市门户景观的设计要运用景观化的手法将城市文化要素融入空间环境中去,具体需考虑的方面如下:(1)自然层面①要尊重城市原有地形地貌,但这种尊重并不是简单保留以前的地形地貌或者被动性的完全适应,而是要将其和门户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创造性的结合。②要尊重本土植物,本土植物和植物群落构成了每个城市极具特色的自然形象,所以对本土植物的运用也是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传统的表现。③需要尊重本土气候因为不同的气候可能造就不同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水纹条件、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气候条件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了不同地方园林景观的风格的形成。(2)社会层面市门户景观不能割裂城市文化,应合理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来为景观设计增添色彩。在体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创造兼顾历史文化的城市门户景观。每个城市在历史上由于条件的限制和风俗观念的不同,在生活过程中利用当地的材料发明创造了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造技术。在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适当利用本土建造技术能够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3)人文层面城市门户景观设计要与现代城市发展相协调,体现历史文化并不意味着将历史与城市的现状分割。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历史元素也在不断形成。所以要保持城市文化的持续性,就要将历史与现在相互衔接。城市门户景观地域性的表达不是简单地重复或者模仿历史,而是将其与现在城市的新形象形成一种新的结合。

  城市门户景观的组成元素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让其与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对场地现状和城市现状有足够地了解,这样才能使最终的城市门户景观设计方案具有现实操作性。具体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调查城市门户本身的现状。

  首先,要和城市规划。城市绿地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接,遵循上位规划的设计原则和定位。其次,需要就城市门户现状的条件展开合理的分析,分析哪些因素对后期的规划设计存在制约。最后,需要分析人们的审美观念,要以大众的审美意识为参考,了解人们心中理想城市门户的形象是怎样的。

  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目标的事先确定为后期具体的规划设计明确了方向。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目标的确定要跳出一般景观设计的目标的限制,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考虑。宏观方面城市门户景观需要展现城市总体规划理念、城市形象、城市特色等,微观方面城市门户景观需要运用具体的手法呈现城市门户品质,包括交通、绿化、景观基础设施等方面。

  对于提取设计概念素材的选择,需要经过缜密地分析和筛选,对于所选的素材一定要能够充分显示地方特色文化,无论是在视觉层面上还是心理层面上都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对所选取的素材要进行景观化的手法处理,对其进行一定的解构、组合、改造,以便能够更好地与现状相结合。

  以城市门户景观设计概念为基础、以确定考虑的重要因素为参考、以总结的城市门户景观设计原则为依据,最后勾勒出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的最终方案。最终的设计方案需要符合最开始确定的种种目标,达到预想效果,并且需要对最终的成果进行多方探讨。必要时,可以通过调整使得方案更加完善。

  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拥有“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地形地貌特征鲜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长江水道和长寿湖等风景旅游资源尤为突出;长寿是重庆重要的化工城,具有现代重化工业城市的特点。然而,现状长江岸线的利用不尽合理,景观环境欠佳,工业发展与城乡景观塑造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风貌景观特色逐渐消逝,迫切需要集中的解决。《长寿区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旨在建立一个符合地域特性、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风貌建设指引框架,保护自然生态本底,重塑城乡风貌魅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芒果体育手机版:城市景观设计总结十篇

  针对县域范围的大尺度风貌总体设计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或是编制办法,因此明确设计目标是探讨县域城乡风貌总体设计问题的基础。设计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最具长寿特色的城乡风貌和主要的风貌问题?如何改善风貌存在的问题同时保护和强化特色风貌?如利用设计指导建设特色风貌,形成区域特色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设计从分析城乡聚落特色景观特色、分析山水自然格局、发掘历史文化底蕴、提炼城乡产业特色风貌出发,以长寿特有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经济环境特征为基础,采取了一种既考虑到城乡风貌整体又顾及局部,一种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切合长寿实际情况的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来指导城乡相关设计、建设和管理。在设计思路上,本着宏观总体定位、中观引导、微观落实的原则,实行总则和分则两条技术路线:总则是城乡风貌整体性指引,分总体景观系统构建和风貌专题研究两条支线。分则是在总则指导下,对区域城乡风貌要素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分通则和导则两条支线 把握资源特色,塑造城乡风貌的总体定位

  从山水自然特色角度分析,突显特色山水资源价值,强化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塑造“山水优美之地”;从历史文化角度,需要突显寿文化等历史文化,塑造“养身长寿之乡”;从产业角度,需要优化和提升化工产业特色,塑造“工业繁荣之区”。

  城乡总体风貌的展现首先要有清晰的风貌景观系统,规划分别从区域总体景观构架、区域景观风貌特定区划二个要素来引导:

  一是依托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结合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需要重点控制的山体、结构性生态景观地段、城市功能区之间和城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带等生态要素形成网络状区域生态景观构架。从宏观层面确定区域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建立具有地域特色总体风貌形象。二是以地形地貌特征、产业功能区划、城镇分布为基础,划分山岭林地特色风貌区、平谷湖域特色风貌区、现代农业特、城市风貌区、工业风貌区、小城镇风貌区等不同特色的风貌分区,从中观层面制定统一而又有差别性的风貌特色分区。

  根据城乡总体风貌设计目的和要求,对影响长寿城乡的一些重要景观因素进行专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设计将分别对长寿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人文、田园风貌、城市风貌、镇乡风貌、村落风貌、田园风光、交通走廊、门户节点、产业区风貌等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更好地落实长寿城乡的风貌特色。

  自然山水要素:山体作为自然载体与生态屏障,是维护好山林植被的良好生态条件,是城乡审美创造的基础与维护区域环境的根本。区域风貌总体设计首先应保护区域内大山大水的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山体高程、植被、水体情况划定山体和水体的保护边界,控制山体、水体开敞空间中的生态廊道,维护山林原生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历史文化要素:挖掘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并运用于各城乡空间环境予以反映。

  城市要素:研究城市的形态和结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提炼城市意象和特色,塑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格局。组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确定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挖掘并提高城市形态环境的品质和生活质量,赋予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设计着重把握城市整体建成环境,从多个系统来构建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包括景观分区和重要节点、廊道的识别,以及建立景观界面和视觉系统(如天际线、视线走廊)、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生活与公共设施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小城镇要素:根据城镇功能、发展定位、历史文化与所在景观风貌分区,确定小城镇各自的风貌定位和具体内涵,规划将小城镇分为工贸特色城镇、田园特色城镇、山水生态特色城镇进行分类指导。

  村落要素:村落是乡村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乡村居民居住、休憩、交往以及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与依托,具有归宿感与标识性,基本单元环境品质的好坏除了融入周边大环境的融洽,还在于自身环境的美化。规划按照建筑规模将村落划分大中小三类进行分类指导。

  田园要素:乡村田园既是一种生产空间,也是一种乡村景观展示空间,是乡村的一种典型代表特征。创造良好的田野景观,将农田、溪流、湿地、草地、灌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田园景观,对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规划整合长寿特有的沙田柚种植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特色农业景观,

  交通要素:由于长寿区境内水陆交通发达,交通干道对各景观资源起到串联与组织作用,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规划依托公路、铁路、水路交通景观走廊和功能制定交通沿线的风貌景观。

  门户节点要素:城市中心、区域门户地区、“山”、“水”、 “城”空间交汇处、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区域等再造门户节点景观,提升对外形象。

  产业要素:长寿作为老牌化工工业地区,工业区的景观风貌是城乡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貌总体设计重点关注工业区风貌建设,提高工业区环境品质,展现现代、和谐和繁荣的工业文化场景。

  在总体风貌设计和风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乡总体风貌建设与管理总则,作为指导城乡风貌建设的技术规定。总则的编制和审定,是给总体风貌规划设计赋权的过程。总则明确区域风貌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设计原则,确定城市的总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城乡的总体形象,提出城乡风貌管控的基本方法,明确总则与各层次规划设计的衔接要求。

  在风貌特色分区和风貌景观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管理通则,通则将识别长寿城乡风貌景观要素,提出系统性管理办法。

  以中心城市、镇、乡、街道为管理单元,制定管理导则,落实风貌分区、风貌要素等控制要求和建设指引。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工作阶段的划分,其设计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和收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设计范围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提炼风貌景观要素,并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城乡风貌景观要素,并形成系统性管理文件。同时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属于非法定性规划,是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因此还需要通过控制引导的方式影响城市、镇和乡村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来落实设计内容,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李秀珍 肖笃宁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年 第2期 维普资讯网。

  [2] 苏伟忠 杨英宝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公园”是一个普遍常用的概念,而现有的城市公园概念宽泛且多义,城市公园应该是一个满足城市居民游憩、观赏、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融合城市生态、环境、公益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并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设计概念是随着我们对于大自然和周边生活环境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目前来讲,我们所说的景观设计主要包含系统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其中具体的空间设计则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其中系统规划环节指的是大规模、大尺度上景观的把握,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规划、场地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具体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水体、植物、地形、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小品等。其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包括步行街、广场、城市街头绿地、城市滨水地带以及居住区环境等。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技术,其涉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常规使用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已经逐步成为人类塑造生活环境的艺术与工程的前提和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和设计艺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

  综合景观和景观设计的定义来看,笔者认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公园的景观规划和公园的景观具体设计两部分,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需要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并且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的意义:首先要明确该公园在整个城市绿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半径;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确定公园内的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其次在通过全面考虑和总体协调后,使公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得到合理的安排,使各部分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能妥善处理好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关系;还需要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息游览、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以便保证公园的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城市公园的主题就是指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基本角色,也就是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所表达出内容。城市公园主题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公园的整体布局并结合公园的内容决定的。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建设规模、服务对象等,都对公园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从其服务对象和规模来看,有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等。从其与城市中心的关系来看,城市公园有中心城区公园、市内公园、郊野公园等。城市公园的主题根据其景观内容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纪念公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盆景园等。城市公园主题的确立,与地方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设计师的理解与创造力有关。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即公园设计的立意和出发点,它是一个公园的文化线索和精神灵魂。它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家园,一种文化,一个地标,还可以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感……

  要总结出适合当地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就需要从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作为出发点,挖掘其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形成、变化和演进的印痕和轨迹,是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象征,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它是一个大众集体生活和休息的平台,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和表达出来,起到一种延续的作用。同时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新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其更加回归物质生活,所以,为现代都市人创造一些具有地域景观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显得格外地重要。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公园,凸显公园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

  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芒果体育最新网址成为景色分区。由若干相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称为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单元。景区则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每个景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景观空间。一般公园中均由若干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景点组成景区,再由多个景区组成公园完整的景观系统。

  公园的景观分区要使公园的风景与功能使用要求相配合,达到增强使用功能的效果。景区不一定与功能分区的范围完全一致,有时需要交错布置,常常是一个功能区内包括一个或多个景区,形成一个功能区内有不同的景色(如图1)。

  城市滨水区(urbanwater-front)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相互辉映,集生活、景观、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它包括滨水陆地、水域以及临河湿地。“滨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往往都与滨水带有关,如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巴黎的塞纳河等等。这些城市滨水景观带的成功建设,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福安城区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环境景观在人们的意识中不断强化。同时,福安市依山傍水,富春溪从北到南贯穿城市中心区,是福安中心城区重要的交通廊道和河道绿地,沿线保持良好原生态河岸景观,水质清澈、流量充足、岸线长,为福安滨水景观规划提供不可多得的基础。为此,福安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编制了《福安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以及富春溪沿线各个分块的滨水景观规划(如图1),富春溪沿线基地范围内有长汀公园、桃花岛滨水绿带、坂中森林公园、富春公园、阳春公园、龟湖公园、溪口公园、天马山公园、旗顶山公园等。其中坂中森林公园总用地面积480亩,属全市综合性公园,沿富春溪长度约2公里,整体思路是以保育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为基调,以满足城市居民文娱休闲、科普游憩等多样功能为基本要求。阳春公园总用地面积172亩,位于富春溪东岸,与富春公园相毗邻,属全市综合性公园,设计主题是创造宜人的亲水环境,突出自然亲水性、现代休闲环境,充分体现地域性和自然生态性。龟湖生态走廊绿地总用地面积210亩,属于带状公园。溪口公园为城市滨水公园,用地面积260亩。天马山和旗顶山公园为山地公园,用地面积分别为3500亩和 2700亩。以上公园相互独立又沿福安富春溪两岸串联起来形成较为丰富的城市滨水景观。

  福安滨水绿地建设有着较好的自然条件,但富春溪作为福安城区行洪河道,防汛功能和景观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上富春溪两岸的多年无序建设,景观资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福安城市滨水绿地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也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就其中坂中森林公园、富春阳春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谈谈福安滨水景观的得失。坂中森林公园(图2)位于福安市区西北部,坂中大桥南北两侧总用地面积480亩,其中坂中桥北侧防洪堤内约223亩,防洪堤外约147亩,坂中桥南侧防洪堤内约63亩,防洪堤外约209亩,公园用地濒临富春溪,原内古木参天,地被繁茂,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滩上湿生植物和鹅卵石形成独特的岸线景观。规划总体定位以保育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为基调,以满足城市居民文娱休闲、科普游憩等多样功能为基本要求,为城市生态型公园。规划方案的优点:1、充分保育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的影响;2、建立多维度的空间和游览体验层次,丰富公园内部景观;3、加强森林与富春溪的联系,强化亲水设计;4、为市民提供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和场地,使公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方案不足之处:1、由于已建的防洪堤把森林公园分割成内侧和外侧,不利塑造良好的滨水生态界面;2、防洪堤标高较之场地有较大高差,形成不良的滨水视线、需着重考虑防洪堤的处理以及对可淹没区景观设施的设置问题。

  富春、阳春公园(图3)位于城区西北面,富春溪与龟湖交汇处,总用地面积236亩,由富春溪、龟湖、防洪堤分成三个区域,阳春公园一期72亩,阳春公园二期89亩,富春公园75亩,濒临龟湖两岸及富春溪东岸,主要用地是河滩绿地和园地,植被保存较好,视野开阔,具有良好亲水性。规划方案的优点:1、敞开滨水视廊,强化亲水设计; 2、保留原有的森林以及河滩植物,增加自然式配置,强调植物景观层次,营造开阔空间的植物群落; 3、龟湖两侧石砌护坡进行垂直绿化,柔化岸线、在靠近水系地段,对现有湿地进行重新整合,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注重滨河景观的生态体系建设。方案不足之处:1、龟湖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使滨河空间成为缺乏生活情趣的冷漠空间,把人与水分隔开来,使之可望而不可及,成为规划方案需重点处理的问题;2、防洪堤把阳春公园一、二期分成独立区域,造成阳春公园一、二期之间车行、人行通道组织困难,不利于阳春公园一、二期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新时期城市滨河绿地环境的改造,必须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城市中这份宝贵的资源,从整个城市的景观系统出发来进行滨水区的景观建设,把市民的活动引向水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从规划入手,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和合理的设计手段,运用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的滨水绿地空间真正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就福安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得失,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水平,应首先从设计理念上提高。

  1969年,克罗率先提出景观规划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对福安城市滨水景观来说,生态保护首先是水体水质的维护,在设计中所用于改造原泥土自然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块石驳岸”设计在水面以下,水上部分采用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筑。滨水绿地两侧车行道和休闲步行道上埋设雨、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干管对规划区域内产生的污水进行截流,通过城市污水管网排入市污水处理厂。雨水干管对沿线内雨水进行收集导排,经过滤处理后再排入溪中。在保护方面,还利用绿地雨水渗透技术,通过地表渗透或辅助设施使雨水下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使雨水得以利用。这样使富春溪水清、岸绿、水畅、水美。

  古代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的。在富春溪滨水景观规划中,设置入口广场、市民活动广场、休闲健身场地等,为广大市民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场地。在河滩摄影区域,利用天然优美湿地景观,开辟景观广场为摄影爱好者提供舒适的摄影空间,捕捉大自然的每一瞬间。在坂中森林景观节点处,通过林间道路系统将园林建筑结合,丰富滨水地带步道系统,形成尺度宜人、环境功能极佳的滨水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一处优美的森林游憩场所。

  在进行现代式的景观规划设计,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也就是在创造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的同时,使滨水景观又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背景,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在富春溪滨水景观规划中,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留传统文化精神。例如,在“龟湖夕照”景观节点上,重新恢复韩阳十景之一――“龟湖夕照”,通过维护以及增加一些硬质景观,改造整合旧有保留建筑,为市民提供一个富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活动场地。另一种是将传统历史文化移植入现代景观规划中,例如,在城市入口处,依据地形地势,设计修建历史文化浮雕景墙,结合滨水景观传承既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将福安历史文化清晰展观,使人在其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历史的信息与痕迹。

  水是滨水景观的灵魂,也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作为人们休闲、娱乐、观光的滨水绿地,亲水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滨水景观规划应本着可步行性、可接近性、可体验性三大原则,形成水上活跃、岸上热闹的体验性。在处理这类景观规划设计时,采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手法:一是设置亲水木平台,二是亲水花岗岩大台阶,三是亲水草坪,四是水面栈桥,五是滨水木栈道,六是游览码头。通过这样的手法,创造多元性、多样性的滨水生活空间,使市民达到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 总能触水、戏水、玩水,给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滨水生活。

  作为水陆相接的城市滨水绿地,多为开放性空间,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包括防洪安全和市民游玩安全两方面。富春溪滨水景观规划时,在防洪安全方面,纵向竖向设计考虑带状景观序列的高低起伏变化,并在高速公路连接桥下游1公里设置活动橡皮坝,它的功能是平时起储水作用,洪水时,放下橡皮坝起泄洪作用,保证滨水空间的常水位和防洪功能;在横向上,综合考虑水位、景观和生态等多方面要求,采取一种多层复式的断面结构,在不同的高程安排临水、亲水空间,低层临水空间按常水位来设计,每年汛期来临时允许淹没。高层台阶以路堤相结合,达到防洪要求。在市民游玩安全方面,临水平台、栈道标高参照水体的常水位设计,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贴近水面。挑出的平台、栈道在水深较深区域设置栏杆,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当水深较浅时,可以不设栏杆或使用坐凳栏杆围合,既达到亲水的目的,又起到安全作用。

  城市园林景观无疑是体现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最基本、与人最贴近的场所,如公园、厂房、街道、居住区、游乐场所等等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场所设计,它深刻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并对城市的整体景观形成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建立顺应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植树、种草、摆雕塑,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空间来达到良好的效果。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求景观的美观,芒果体育最新网址更加注重的是功能的体现。科学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城市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不值得绿化景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园林景观设计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景观植物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驯化的外来树种,以丰富植物品种结构。

  景观园林的设计和规划要考虑通风、光线、日照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需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活动娱乐融合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要运用植物造景的生态艺术手法,营造复合式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设计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和城市市容。

  园林景观规划是在传统园林景观和现代园林景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顺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是以保护当地生态平衡为目的,以实现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园林景观。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人居住的环境。公共绿地、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等等再国民经济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产业体系。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是从生态园林角度出发,遵循生态设计原则,根据国家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着重于建设城市整体的大环境,再结合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园林建设和规划中国始终考虑到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园林景观建设中对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感受与需求,在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反对不合理的开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具有社会性和群众参与性。城市景观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和休闲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配套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意识,力争把爱护环境、强化管理宣传工作作为群众的行动路线,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由于现代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园林面积多以小型园林,这使得绿化面积较小,因此,在设计中要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长植物运用的原则, 以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持续打造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墙体、灯柱、棚架、凉亭等建筑小品打造独特的立体空间。通过立体结构增加园林空间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利用立体景观达到吸附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1城市景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以生态换环境脆弱区为重点,以小流域、山头地块为单位,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以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使景观生态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中要把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创造自然生态景观,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各区域资源优势,达到景观区的融合协调。

  4.2生态适应技术,城市景观设计要设置各种便民的设施,体现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建筑中要有公共配套设施,公园内要设置坐凳、垃圾箱、各种灯具等便民设施。为了克服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施工中可以在绿地内铺设自动喷设施。

  总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顺应自然法则合理的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不以机械的力量去征服,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以生态为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节能型也要有科学合理性,这是作为景观设计师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是造景手法成熟、形势和内容比较丰富,植物配置表现出兼收并蓄,再吸收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又要注重传统的文化现实意义,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都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为人们休闲和工作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的城市园林景观,通过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12-04-10

  [3]任涛.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05-01

  城市依江而建,市区的江河沿岸常常是人口集中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带。因此,城市堤防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市多功能、高品位的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即城市堤防不但要具有防洪功能,还要具有景观环境功能,必要时还具有交通、商业等多种功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堤防与自然、堤防与城市相和谐。目前丹东市及丹东附属的县级市的堤防建设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城市堤防建设的新思路。

  通过参与设计丹东市凤城市南大河综合治理工程,其工程重要任务是根据凤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本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凤城市南大河的防洪体系,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充分利用南大河水体两侧自然的景观形态,建设以独特、唯美的景观展现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独居特色的魅力,将南大河滨水生态景观打造成为环境健康舒适、景观优美自然、文化内涵深厚、地域特征鲜明多功能的城市生态滨水廊道。目的是满足防洪要求,兼顾景观,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美化该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根据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堤防工程建设必须和城市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和谐。堤防建设首先必须服从流域防洪规划,堤岸线的布置应保证排洪的需要;同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所赋予堤防的功能任务。

  2.2重视堤防工程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可考虑与城市景观设施建设相结合。城市堤防在洪涝期是保护城市的工程设施,在非洪水期应该是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场所。凤城市南大河滨水生态的建设与远近闻名的凤凰山相结合,不但是当地城市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是观光者在此接触自然、感受城市美景,与自然、城市和谐相处的好地方。因此,应充分注意南大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使城市堤防工程成为凤城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合理的堤线布置。防洪堤堤线布置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和建成后所发挥的功用,尤其对工程投资大小影响重大。堤线布置应根据防洪规划,地形、地势、地貌和地质条件,结合现有及拟建筑物的位置、型式、施工条件和河流历史演变,充分估计下伏层地质状况,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评后综合分析确定。

  2.4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相结合。以往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城建部门负责市区的排水、道路规划,水利部门负责河道防洪规划,人为地将城市排水、道路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截然分开。两个部分相互衔接的地方经常会出现许多漏洞,相互间不能很好的结合。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二者需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堤防建设中应结合考虑城市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道路与城市防洪工程。

  3.1本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本次凤城市南大河治理工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次工程的修建,使之与南大河上下游已修建防洪堤衔接,完善凤城市城区段南大河的防洪体系,提高防洪能力。对南大河左右岸加固堤防、修建一级阶梯挡土墙和穿堤建筑物进行统筹安排,使之满足防洪、排涝、护槽固滩的要求,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凤城市城东新区的总体规划,结合南大河左右岸场地及周围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景观序列组织,建设南大河滨河公园;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景观资源,形成协调的滨水景观结构体系。南大河滨河公园的建成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凤城市建立地区性的生态系统。该城市河流景观将有力地推动凤城市城市健康的发展。

  3.2防洪标准及规模。本次工程修建南大河左岸保护凤城市凤凰城街道,右岸保护凤山街道。凤凰城街道总人口11.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4万人,凤山街道总人口4.89万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当城市非农业人口≤20万人时,城市的重要性为一般城镇,城市等级为Ⅳ等,防洪标准为50~20年。本次修建南大河左岸共有企业11家,其中凤城市老窖厂为国家中二型企业,还包括凤城市织布厂、辽东仪表厂、丝绸厂、凤化集团等,共有学校2座,分别为城东小学及市农机学校,医院1座为凤城市骨科医院,凤山路及凤华路穿越该区,又根据凤城市城东新区规划图,左岸防洪区分15个区域进行规划,主要有行政办公区、CBD商贸区、文化服务区等,占地面积约3.67km2。右岸共有企业3家,分别有亦佛实业有限公司、申科公司、蓄电池厂,凤上铁路位于右岸堤后,与之平行。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当工矿企业为中型时,工矿企业等级为Ⅲ级,防洪标准为50~20年。又根据“爱河流域规划报告”,凤城市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凤城市城市防洪标准为50年。同时本次工程设计确定防洪标准既按照城市发展需要也应考虑与上下游已建堤防衔接的原则进行选取。从上述保护对象的论述可以看出,右岸防洪区保护对象较少,且较左岸重要程度低,上游已建成堤防已经达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按照上下游衔接的原则,右岸防洪区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左岸防洪区根据凤城市城东新区规划,保护对象较重要,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综上选定,本次工程设计左岸防洪区防洪标准50年,右岸防洪区防洪标准30年。穿堤建筑物主要以排雨水为主,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505-2012)规定,本次设计穿堤建筑物雨水重现期均选用5年。本次工程治理河道中心线km。两岸共需修建土质堤防长6580m,其中新建堤防2361m,加高培厚堤防2749m,需要修整堤防1470m。共修建一级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护岸6919m。二级阶梯挡土墙护岸6919m,修建三级阶梯挡土墙护岸6919m。

  3.3堤线布置。本次水利工程设计堤线及一级阶梯挡土墙岸肩线应根据水利工程相关要求遵循自然的原则,岸肩线布置在主河槽与滩地交界处,不破坏原有主河槽的河道宽度进行布置。堤防与一级阶梯挡土墙之间的空间应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布置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挡土墙岸肩线,根据场地的竖向高程,可以考虑形成水体、广场、道路、绿地几个层次。

  3.4堤型设计。根据目前常用的护砌材料结合本次工程的具体情况拟定直墙式护岸采用格宾石笼、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及混凝土悬臂式挡墙三种形式进行比较。最终防洪堤设计采用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并结合城市景观的要求,在重力式防洪墙上修建两层阶梯用于景观绿化设计。这样既可以防止河流冲刷,也可减少堤防占用河道,同时便于景观层次间设计。

  城市堤防工程是城市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堤防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建设工程布置必须服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二者需全面考虑,统筹安排。

{Copyright © 2017-2023 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湘ICP备1100271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