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公司动态分类
芒果体育最新网址:景观设计优秀案例范例6篇

  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室内设计专业,这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室内外优美环境的渴求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国内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环艺专业主要以室内设计发展方向为主,后期由于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加大,为迎合市场人才需求、扩大学生就业面,很多内地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专业延伸至室外环境设计,以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为多个发展方向。农业院校结合本校特有的林学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条件,室外环境设计景观方向专业发展主要倾向于绿化设计、种植、施工方向,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而非农业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的限制环艺专业室外方向以艺术创作、规划设计为主,由于专业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等问题的限制,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面对如此种种,如何根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发挥艺术类学生特长以及合理开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就环艺专业本身而言,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但纵观我国当前环艺专业教育现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着重强调软件、规划设计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而对园林植物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在专业建设初期很多院校都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后期通过学生就业反馈信息以及景观行业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数课程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栽树、绿化认识方面,缺乏对园林植物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园林植物造景能力较低,如城市公园设计中,园林植物造景面积占整个绿地项目的80%,由于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轻视,大面积的植物规划设计造景艺术性差,缺乏美感,严重影响了规划设计水平。

  当前针对环艺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材不多,且大多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农业院校教材编写的,但农业院校课程设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专业性太强,课程延续时间漫长;而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开设课程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为主,专业知识比较浅显、深度不够,导致设计中无法灵活运用丰富的园林植物材料进行造景设计,并且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与其它专业课的连贯性不强,在后期规划类课程中,由于课程教师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知识的欠缺,概念设计阶段的植物造景往往被忽略,导致环艺专业同学对园林植物空间造景一片茫然[1]。总的看来,结合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园林植物规划类教材缺乏。

  相较于农林院校非常齐全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设备而言,其他院校就显得空白,没有相关的实验室、标本室开展教学,课程教师往往只有一名有着相关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采取外聘教师或者是其他课程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背景专职教师只有一名,有时兼职到其他职业院校上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设备、课时限制,教学手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理论讲授为主,项目辅导为辅,缺乏实践教育环节。这就使得课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专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得不到较好保障。

  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设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植物类知识[2],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类高考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相比,种类繁多、变化丰富的植物品种让学生应接不暇,严谨的植物施工制图规范让思维活跃的环艺专业学生极不适应。学生主观上普遍存在对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有偏见,认为这是园艺工人专职工作,作为设计师是不用做类似工作的,从而е卵生在植物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设计中植物规划设计部分留白。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学认知和图面表达比较强,这些方面为“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指出了明确方向。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大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等因素制约,非农林院校和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一般停留在理论课本上,学生在校期间较难获得实际工程的锻炼机会,即使有机会参观考察苗圃、施工工地,也是走马观花晃眼而过,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和后期施工工艺不了解,从而导致对园林植物规划后期效果把控不够,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结合环艺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差、基础差以及就业市场对环艺专业实用性要求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经过研究,将环境艺术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熟练掌握该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用途;运用环艺专业课程所学美学以及理论知识,从植物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景形式、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配置以及植物景观特色等方面对各类风格、各类型空间植物景观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胜任各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阶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培养并强化学生自我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1.植物识别标本法。根据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该专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学生需掌握和准确认识本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首先对植物品种的识别,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欠缺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针对学生对植物品种、观赏特性易记易忘特点,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了解认识植物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并发挥专业特点手绘绘制植物树形和树叶,通过拍照、记录的形式收集植物种类并装订成册,经常翻阅查找。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观赏树木挂牌活动,此项活动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学生会对自己挂牌的植物印象深刻,可加强记忆,并且在校园游览中增强专业知识。

  2.空间体验法。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人们使用的是空间,环艺专业学生对建筑墙体形成空间比较具象,而对植物形成空间比较抽象,习惯性思维以为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栽树,聚焦在植物美学特征上,是否开花结果,形状是否独特性,季相变化是否丰富,对植物群落立面上的层次变化和整体主次关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室外植物景观空间把握不准确[3],导致设计中不能熟练地利用园林植物围合或分隔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植物景观调查,对不同类型空间、不同尺度空间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亲临其境去感受空间。在对植物空间体验的同时,学生应将植物空间形成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详细研究植物是怎样的布局和材料形成的独特空间感,对照相同空间不同材料围合形成空间的不同,以及相同材料形成不同空间的区别,以此找到设计的关键点,为后续项目设计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设计之初在于多看、多分析、多动手,学习好的优秀作品和案例,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也不例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场地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优秀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对植物景观有比较直观的体验认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设计中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图纸图面的表达能力。在对优秀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采用临摹法,首先对其周边环境、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造景特点、品种进行分析,总结要点,启发学生,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并收集总平面图以及其它效果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到现场去测绘、体会、临摹,通过组织学生对植物景观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4.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通常采用虚拟项目进行设计,学生由于处于初步专业设计阶段,对植物空间想象能力差,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植物景观形象及适当的图形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缺乏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程序、设计方法特殊性的了解,最终图纸的表现形式主要以CAD格式的施工图表现,对后期形成的实景效果没有概念,景观方案设计最终停留在图纸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施电脑实训教学,让学生使用各种制图软件进行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如草图大师软件,该软件易学易用,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可自制植物素材,根据学生所作CAD图形文件,采用相同素材和规格制作三维效果图,在场景内可人视角度360旋转观察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立体景观效果,让学生可预见方案后期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

  完成前期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基础上,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选择面积适中的场地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了解熟悉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总体布局结构规划、空间营造、群落构建、主体造景植物景观设计,并且可以结合模型设计、电脑建模来感受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中所获得的设计经验进行植物规划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场地设计两个步骤。

  1.实地调查。运用空间体验法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选择植物景观特点突出、代表性强的场地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景观空间有具象的认识,特别加强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手法、主题、空间、尺度等认识和理解,以便为后期的场地设计服务。在调查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具体包括整个调查场地的场地分析、空间分析、植物空间结构布局、栽植形式、植物配置模式、植物主题及种类、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要求学生提交调查场地分析图,实测到的植物景观平面图、立面、剖面图以及植物景观特色分析图(可手绘或拍照),同时附上植物品种表格[5],其中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形状等,这样学生即认识了品种,又知道如何造景配置植物,为后续场地设计打下基础。

  2.场地设计。场地设计通常会选用同一场地进行不同类型空间设计,或者对不同场地进行同一类型空间设计,设计之初,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植物景观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详细具体,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规定各阶段要求的步骤、设计内容、图量、图纸表达方式。

  (1)场地调查。首先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认识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其次植物规划要与场所固有属性结合,注重场地关联性;最后要将规划落实到元素层面,并调整为可以实施的详细设计。该阶段要求有详细的场地分析图,用简单的符号并配以文字、图片说明,形象生动表明场地属性。

  (2)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结合前期场地调查进行园林植物方案设计,要求既要满足景观空间需要,又要体现地区文化,同时突显植物配置对景观空间的营造作用。结合平面和立面布局来塑造空间,并做到植物四季景观变化和立面层次搭配。为丰富植物景观效果,要求规定一定数量植物品种进行配置设计。该阶段图纸要求植物平面布局图、植物层次剖面图、植物效果示意性图片、植物品种附表。

  (3)施工图设计。植物方案确定以后要绘制施工图,通常采用CAD软件绘制,要求图纸绘制要详细规范,并附植物栽植品种表格,主要包括:品种、规格、园林特征,其中规格主要是指乔木的胸径、冠幅、杆高,灌木的高度、冠幅,同时要说明灌木的栽植密度,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颜色形状等。由于学生难以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景观空间形象,可运用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将平面转为立体效果在电脑场景中三维旋转观察设计效果。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施工工艺了解,学生之间可交换图纸制作实体模型,一方面植物方案设计很具象的展示出来,另外通过交换图纸做模型可互相检测施工图作图是否规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跨度大,学生要在四年时间内完成室内外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的学习现象。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作为核心课程,希望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能够重视这类课程学习,专业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初步建立学生的植物空间感以及植物美感,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表示方法以及n程设计教学途径,把控每一个学习环节,提高课程效果,增强学生植物规划设计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陈菲,卢伟娜,张丹.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5(8):37-38.

  [2]杨凤云,王首一,李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78-82.

  [3]李彦雪.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1(9):194.

  我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当前维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主题,随着国家对于园林工程建设的更加重视,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要注重绿化内涵,也要确保美观度,使工程成为地方标志性设施,完善地方形象,这便需要在设计环节对景观设计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在重视文化传播的时代,应更注重民俗符号的运用,才能让设计方案更具中国特色。因此文中将针对分析,以供参考。

  民俗符号,具备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独有特色的代表性要素,可以是一种图案、一种建材、一种工艺、一种植物,甚至是颜色的结合。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最为重要的应用主旨,便是利用合理的要素组合,最终设计出具备国家或地区独有文化底蕴的建设方案。这样的符号体现,对于当前国内园林工程独特魅力的体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我国这一类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来说,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的融入有着体现综合国力,展现国家与地区独特魅力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特别是负责园林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企业,都应更加重视民俗符号的重要内涵,并积极应用在设计过程当中,让园林设计方案凸显出我国的真正魅力,才能确保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让我国的文化魅力能够在国际领域中得到认知与认同。但是就当前的园林设计概况来看,多数相关企业的设计过程通常都是以环境需求以及生活需求为主,注重实用性,自然不会重视民俗符号的应用,所以也自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方案对于国家特色的体现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只有得到重视与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出民俗文化,发挥出设计优势,最终促成优秀园林设计方案的产生。因此文章中更应当对民俗符号要素在园林设计环节中的渗透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这样更有利于清晰应用思路[1]。

  2.1根据地区不同针对性选取民俗符号。我国包含了许多省市,而且因国土广阔,与多国比邻,所以各个地区在气候、发展历程、民族分布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差别,孕生了不同的风土文化,也正是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所以要确保各个地区在针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时,能够确切的展现出当地独有的魅力,就应当针对性应用当地的民俗符号,体现出文化内涵。这种针对性的设计,更有利于推广各个地区的本地特色,不但能够确保园林的美观度,更能体现出当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当地的发展。可见针对性应用民俗要素,能够让设计方案更具独创性。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首先考虑当地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而后针对性应用这样的要素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更有特点。例如谈及西双版纳,大众都能够想到许多要素,包括棕榈、芭蕉、大象、孔雀以及佛教等等。这些都是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所以在设计时大可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体现出地方特点。例如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孔雀与大象的石雕或木雕,配合南国特色的热带植物,展现出独具风情的园林美景。虽然许多人普遍认为这是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的要素,但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融合,集中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来,能够确保园林工程真正将整个城市零散的魅力融合在一起,得到最完整的体现[2]。2.2创新民俗符号表现方式。民俗符号是在国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传播的。随着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符号的表现方式也必然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设计人员如果要确保园林设计方案能够体现出创新精神,便应当以更加创新的视角去看待民俗符号的应用,将被人忽视的,被认为陈旧的民俗要素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谈及哈尔滨这个城市,许多人最深的印象便是俄罗斯特色要素以及松花江等,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便是美丽的冰雕。为确保冰雕这一冰城最具特色及魅力的文化符号能够长久存在,在设计园林时,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到这一要素的应用,即将冰雕与园林融合起来,建立冰雕主题的园林设施。而为确保冰雕能够四季常在,设计人员便需要发挥创意,并结合当前先进控温技术,为园内冰雕提供一个不会随季节升温的环境,但同时要确保不对周遭的植物生长产生影响。这样的创新设计,能够为园林树立起更加独树一帜的对外形象,让更多民众闻名而来,但显然这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用心,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能达成。2.3注重民俗文化的延续。为确保国家的任何优秀文化都能够不被遗忘,我国园林设计应当将更多冷门的、始终无法受到国民重视的民俗要素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例如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制作风筝的手艺长久流传,所以风筝也是潍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为确保独具特色的风筝文化不会因社会发展而逐渐被遗忘,在针对潍坊地区的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将风筝这一要素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设置一处视野最为开阔的风筝区,并在园内安设风筝手艺人的现场制作区,让园林的主题更倾向风筝文化园区,建立起风筝美景相互衬托的景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更多民众能够在美妙的景色当中鉴赏风筝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能达到宣传风筝文化的目标,促进文化的延续[3]。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要与时代趋势及社会发展需求相符,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设计美感,并展现出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底蕴能够完全体现在设计方案中。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融入是十分重要的,懂得妥善利用文化符号提升设计美观度与独特性,才能真正确保景观设计方案最终得到更好的评价,为后续建设过程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

  [1]曾治林.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农业大学,2015.

  我国的景观设计主要原则是天人合一,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人的天性与自然因素,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实现人即自然。景观设计除了提高空间环境的审美价值以外,就是为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关系。

  景观设计,从古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多种含义,例如园林设计、风景设计、住宅设计等,虽然设计的性质、内容和规模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着相似的特征,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风貌或人工建筑风貌,合理布置建筑和植株,构成兼具休闲与观赏价值的空间环境。创造美化空间环境的过程,就是景观设计。

  在现代建筑理论中,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房屋设计,而是以建造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空间环境一般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也可以说是建筑本身和建筑周边自然景观。

  在选址时,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亲和为设计目的。在景观设计选址时以自然景观为参考依据,分为以下两种选址方式:

  第一,若该区域自然景观保存良好,或者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就在该区域进行景观设计;第二,若该区域严重缺乏自然景观,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则需要在此区域进行景观设计。

  在自然景观突出的地区进行景观设计,需要充分理解自然景观的优势,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进行选址并确定设计方案;在对山水地理环境进行设计改造时,景区的范围难以界定。如果是小景观,只需用围墙区分园子内外,若果需要采用大范围的山水景观,则只能使用虚围的方法。虚围是指利用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加强景区空间的围合性与完整性,从心理上暗示景区的边界。

  在缺乏自然景观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环境的功能以及设计立意,进行巧妙布局。此外还要因地制宜,改造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打造“绿色环境”,提高该区域空间环境的宜居度。

  景观设计对空间环境的改造,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进行景观构造时,巧妙安排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布局,通过围放、转折、虚实、渗透、穿插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内实现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人们在欣赏景观时,能够感到多层次的美,而不是一览无余。

  制定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景观设计规模。若景观设计规模较小,功能简单,就可以直接制定方案。方案设计分为三步:构思方案、选择方案、确定并完成方案。

  若景观设计规模较大,功能复杂,则需要对设计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项功能都有足够的空间实现。对空间进行分区分块后,再进行局部景观设计,制定局部设计方案。

  在做初步设计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任务书中的要求、空间环境与设计构思,选择最符合条件的设计方案,或整合多个设计方案的有利因素。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深受辩证逻辑思维影响,围放、空间流动以及虚实分割在造园空间中应用广泛。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沿用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围放、空间流动以及虚实分割技巧,形成疏密相间、围而不死的空间格局。此外,还可以在设计中合理运用渗透、穿插技巧实现空间环境的流动性。

  景观的特色需要通过景点来突出,景点在布局时,要充分考虑与主空间的关系,在保证景观主体的有机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景点特色。在设计中,可以合理运用空间序列的主从关系、空间的区分和联系、景观的个性特征,实现景点服从于景区,景点突出景区特征。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能会面临设计空间狭小的问题。在此时采用借景技巧,可以在视觉上延展时空,增加景观的审美价值。借景对象具有多样化,例如人工建筑、自然风景等。在使用借景技巧的同时,还可以穿插使用对镜、曲折、渗透等手段。

  以景观设计图中的比例尺寸为依据,确定景物的尺度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画人与景观的比例图,还可以直观的反应空间利用状况,了解人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位于园林内的拱桥,因其特殊的景观要求,使其有别于公路与城市拱桥。由桥梁审美二元论可知,丰富多彩的桥梁景观在不同审美主体(桥梁美的创作者与鉴赏者)中,会因为主体不同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价值观等,而产生不一样的美的感受。因此,如何使所创造的拱桥景观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是桥梁设计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要营造一幅优美的拱桥景观,其首要前提是所建拱桥结构安全可靠,并且功能完善。结构本身要有足够的可靠度,力的传递要明确。在一代又一代桥梁工程师们的不懈探索下,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研究,并融合中国园林的特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于园林中的拱桥景观设计基本规律与法则。

  (1)比例协调、尺度恰当。比例是指总体中各个部分所占的比重,而尺度则代表建筑物整体或局部构件与人或人熟悉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这种关系给人的感受。位于园林中的拱桥,与人相距较近,桥梁整体要有合适的尺度,各组成部分比例要协调,才能令人产生亲近感,展现出园内拱桥的典雅秀丽。在整体上,主拱圈与拱上建筑比例应协调,切不可拱圈单薄而拱上建筑厚重,造成头重脚轻的不稳定感;反之,则导致比例失调,不美观。园林中拱桥跨径一般不大,圬工拱桥或钢筋混凝土拱桥矢跨比一般为1/4~1/8,采用较小矢跨比的坦拱在视觉上显得尺度更合理,更优雅轻盈。

  (2)均衡匀称、韵律优美。在美学中,均衡是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均衡的物体,常常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是一种沉稳的美。均衡分对称均衡与不对称均衡2种。我国园林内修建的拱桥,多为对称的形式,孔数上有单孔和多孔,多孔桥多为单数拱跨。如北京颐和园的单拱玉带桥(图1,图略),桥拱高而薄,中部凸起的拱圈形如玉带而形成一种起伏的韵律,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优美;又如坐落在园内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以17个奇数对称的桥孔而闻名,状如长虹卧波,并富有连续流畅的韵律,成为颐和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然而,并非只有对称才为美,非对称的拱桥在得到恰当处理后,拱圈造型显得更生动、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动感韵律十足。

  (3)富于内涵、融于环境。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其景观特别是人工景点都富有一定的寓意,寄托着人们追求美的情怀,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如苏州园林的古典别致,其艺术之高雅、构筑之精致、意境之深远、文化内涵之丰富无不体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区风情。自古以来,拱桥文化在中国桥梁文化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园林内修建拱桥,应当充分了解景区内各景点的内涵及人文风情并将其注入到拱桥的景观设计中,使所建拱桥成为景区的点晴之笔。桥梁整体应与环境相协调,将现代化的钢拱桥修建在充满古典色彩的园林内不太适宜,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园林中修建石拱桥显得呆板复古,而在古典园林内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石拱桥则显得自然和谐。对于园林内的中小拱桥,可采用消去法使拱桥隐藏于环境中,或采用融合法,使拱桥与景观相一致,形成相同的格调。

  园林中拱桥的景观设计,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充分了解建设单位对园内景点的景观规划及要求,形成桥型景观设计主题思想;②进行景区内景观分析及周边环境调查,了解景区内的景观特点、当地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色彩倾向以及已有桥型概况等;③由结构工程师、建筑师以及景观设计师共同参与初步方案的拟定,使“技”与“艺”相结合,比选出合适的桥型,并进行整体布局,包括线形设计、造型设计及平面布局];④进行涂装色彩、构件雕饰以及夜景灯光效果设计,并对细部结构进行美化;⑤制作景观效果图,展现拱桥景观设计成果。

  我国拱桥形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同桥型蕴含不同的美感,在园林中,常见桥型有实腹拱桥、空腹拱桥、刚架拱桥、组合体系拱桥、异型拱桥几种。以下对各桥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实腹拱桥。实腹拱桥为采用天然材料作为填料的拱桥,拱圈与侧墙连成一体,在石料丰富的地区较为普遍,常用于小跨径拱桥。桥梁整体感强,均衡稳定。墩台植根于大地,融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相融合,显得亲切自然。拱顶不宜太薄,保证整体的均衡感。当拱圈与拱上建筑比例协调时,厚重的实腹拱并不显得笨重,反而更加沉稳、刚强。实腹拱桥给人一种古朴、坚实的美感。其自身蕴藏的幽美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程度,在江南水乡、苏州园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空腹拱桥。随着跨径的增大(超过40m),若依然采用实腹拱,则会显得笨重。空腹拱桥自重轻,同时镂空的拱上建筑增加了通透率,显得空透自然;虚与实的结合,增加了桥梁的韵律。主拱圈与小拱的叠加,更富有节奏感。随着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整体式的板拱逐渐演变成矩形、箱形或钢管混凝土肋拱,使形态更加轻巧秀丽、纤细柔美。我国是空腹石拱桥的鼻祖,尤以赵州桥最为著名。空腹拱桥以其优美的造型,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内。

  (3)刚架拱桥。刚架拱桥兼顾桁架拱桥及斜腿刚架桥的特点,自重小、刚度大、造型简洁流畅、受力明确,显得强劲有力、轻快简练、富于现代感。拱肋与斜撑支撑在两侧桥台上,可做成折线或者曲线的样式,形式多样,灵活生动,与地形连接融洽。而且结构镂空部分较空腹拱桥大,景观视域阻碍更小,增大了桥梁的美观性。刚架拱桥以其特有的美,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人工园林中应用非常广泛。

  (4)组合体系拱桥。组合体系拱桥外形美观,具有结构轻巧,无推力或小推力的结构特点,适用于不同环境及各种地质条件。组合体系桥梁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拱梁变换连接处的美学问题,将桥梁美最大化。组合体系拱桥结构形式丰富、造型变换多姿,富于动感美,令人赏心悦目。

  (5)异型拱桥。随着人们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桥梁工程师们推出了新的桥型:异型拱桥。所谓异型拱桥,即拱轴线形成的面不与桥面垂直,而是变幻成空间曲线,偏向桥内形成类似“提篮拱桥”形式,或敞开向外形成“蝶形拱桥”的造型。异型拱桥以其新颖、奇特以及变换多姿的造型,营造出强烈的动势,活力十足,栩栩如生,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极其适合于富有现代化韵味的园林中。#p#分页标题#e#

芒果体育最新网址:景观设计优秀案例范例6篇

  该桥位于哈尔滨香坊区人工亭园内,桥址处有铁路穿越。园内亭阁台榭林立,风景独特,是一座古典色彩浓厚又充斥着现代气息的园林。根据规划要求,该桥不应仅局限于满通功能,建桥后应是一座与园内风景相呼应的景观拱桥。桥梁全长为60m,双车道,设计荷载为城市-A级,净空7.0m,桥面横向布置为0.25m(栏杆)+1m(人行道)+7m(车行道)+1m(人行道)+0.25m(栏杆)。

  哈尔滨地处我国寒冷的东北部,素有“冰城”之称,是一座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并有“天鹅项下的珍珠城”之美誉。哈尔滨人对天鹅情有独钟,城内建筑别具风韵,欧式建筑与中式建筑的结合展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涂装色彩以白色、粉红色及暗红色居多。

  根据园内景观特点及当地人文风情、建筑风格等,推荐上承式刚架拱桥作为该桥的方案,并以“翱翔的天鹅”为主题思想,展现当地特有的天鹅情怀。

  (1)桥型布置方案。桥跨全长为60m,若采用一跨跨越,则显得太过张扬与突兀,与景区内秀气的风景、精巧别致的凉亭阁楼显得冲突,因此采用三跨连续拱式组合结构,跨径分布为(15+30+15)m,桥梁整体轻盈灵活,节奏感强,并富有连续韵律。

  (2)拱桥主体结构设计。传统刚架拱桥结构形式为整体式板拱或是由多个拱肋通过横向联结形成的结构。整体式板拱即为拱肋与实腹段沿桥梁横向贯通,常用于跨径较小且横向尺寸不大的情况;对于大、中跨径,其上部结构由刚架拱肋、横向联结系以及桥面板组成,芒果体育手机版拱肋间距一般为2.0~3.5m,拱肋厚度约为0.2~0.4m[9]。该桥作为景区内的建筑,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艺术造型及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在参考刚架拱桥设计标准图及国内同类跨径刚架拱桥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景观设计理念,上部结构横向采用2片拱肋(拱肋3片时从侧面看错综繁琐,导致视觉混乱,景观效果不佳),拱肋横向长度为3.0m,间距3.5m;拱肋之间不设横向联系,使桥下更简洁敞亮、通透率强、游人能更好地欣赏园内风景。加强实腹段及弦杆之间的横向联结系,保证桥梁结构横向的整体稳定。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承台形式;拱座支承在承台上,并部分露出地面(净空及美观需要),减少地面上的建筑对景观空间的阻碍。

  (3)拱轴线选择。组合式拱桥的矢跨比一般为1/5~1/10,不小于1/12。拱桥的矢跨比直接影响到外形的美观程度,并很大程度上决定结构的受力情况。较大的矢跨比使拱桥拱脚水力小,附加内力影响小,且陡拱较坦拱更具有活力。综合考虑该桥采用1/5的矢跨比。从拱桥的侧面看,拱座上相连的两拱肋犹如天鹅伸展的两翼,生动形象,与哈尔滨人特有的天鹅情怀相呼应。

  (4)栏杆造型。栏杆的高度、材料、结构形式以及装饰花纹等对桥梁景观影响甚大,应根据当地的建筑风格、人文情怀对其进行着重设计。该桥栏杆形式尽量要简洁流畅,透视率好,清晰明朗,不影响行车过程中的观景效果。参照松花江大桥景观设计方案中栏杆的设计样式,该桥采用竖板加道扶手形式,并将栏杆造型成天鹅形状,呼应主题思想。经过景观设计后的刚架拱桥(图2,图略),力线明朗,简洁流畅,拱与拱相连形成强烈的动势,灵巧而富有活力。从桥的侧向看,拱座联结两侧的拱肋而形成的景象,犹如平地一跃而起,欲展翅翱翔的天鹅,充满着无限的意境。并与天空中飞舞的以及水中游玩的天鹅融为一体,形成优美、和谐的景观。该桥于2012年8月开始施工,计划2013年年底与公园建设同时竣工使用。成桥后,不仅沟通了被铁道线分割的景观区域,而且可作为一个观景平台,供游人欣赏园内优美的景色。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大类培养的核心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住区空间环境和住区建筑群体组织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住宅需求量较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实践项目数量最大,涉及面广。大连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10通过专业评估,形成了“结合地域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坚持课程内容安排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坚持设计选题与实际题目相结合。”多年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对居住小区物质空间设计比较感兴趣,多数能完成比较好的形态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小区和所在片区甚至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考虑较少,对市场上住宅产品了解不多,住区景观设计能力不强,对竖向设计、市政设计在整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作用认识不足。针对以上这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所在地具有的北方城市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调研,指导学生从居住片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选择设计地块,安排专业教师做专题讲座,加强教学管理,在注重个性培养基础上,使学生全面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为日后的建筑群体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开课之初,调查选课学生家庭居住情况,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居住在居住小区中,住在居住环境质量较好小区中的学生更少,芒果体育手机版部分学生缺乏城市生活体验,多数学生缺乏家长式生活体验、优秀住区生活体验,如果他们只是作为理论接受者,而不是观察分析者,那么设计成果可能徒有其表。因此不论从设计地段选择还是优秀案例分析都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鼓励学生走进住区,将源自于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而获得的感性认知成果运用到后续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1]。安排学生在设计课程前两周,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完成2个实地调研任务:大型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和已建成优秀居住小区案例调研。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规划思维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选取所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山东路居住片区及泉水西部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军事用地等其他用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为居住用地,缺乏整体规划的典型。山东路居住片区经历较长建设历程,虽然缺少整体性规划,但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居民日常生活比较便利。泉水西部居住片区从设计理念、路网规划、生活配套、小区物业管理等都不错,没有老城区改造那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新区内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居住片区典型。学生应抓住各个地段特征,调研居住片区内各个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现状小区物质形态设计方法、街道景观组织等方面内容。每个班级分3个调研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调研计划并合理分配调研任务,在实际的居住生活中发现问题,完成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后,进入选择设计地块阶段,要求用地面积12~20公顷为宜,指导学生尽量选择相邻地块,提高他们对城市功能解读与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简介】1.葛文芹,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53)机电系副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2.谢卫东,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53)党政办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根据“翻转课堂”师生角色转变、教学资源革新、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特征,笔者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学习领域六项目6-1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创制为例(江苏教育出版社第2版,马成荣主编),对原教材的教学资源进行了重新开发与设计,并在授课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介绍如下:

  针对项目实施所需,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首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观看简单样例:班级春游计划PPT制作微视频)和独立模仿操作,学习一般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制作步骤与方法。其次,组织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职业生涯规划PPT(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不同的规划书,中等难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与要点,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次,通过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拓展实践(要求个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的PPT),实现教与学的“牵手”与“放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任务书、班级春游计划PPT制作视频、样例及基本素材,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准备色彩原理、幻灯片中色彩选配方法与技巧等资料。学生登录课程网站,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观看春游计划PPT制作视频,完成模仿制作,上传并评价作品。

  2.项目导入。组织学生上台交流、展示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制作流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要求学生制作PPT参加校级选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项目学习的内容――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创制。

  3.项目分析。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书分析讨论,初订方案。为帮助小组正确拟订方案,教师要适时给出建议:制作思路可参考模拟案例、呈现内容要突出重点等。同时针对模仿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打开课程网站复习关于计划类PPT的制作思路和要点,帮助学生熟悉制作流程。

  学生讨论,填写方案。教师请两组代表展示交流方案,小组互评。教师从结构布局是否逻辑清晰、内容规划是否重点突出、重要内容是否遗漏、选定的主色调是否与主题情境吻合、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结构内容的规划及主色调的选择是否合适等方面对方案进行点评,各小组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方案。

  4.项目实施。“项目实施”环节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安排2课时,并分两个步骤实施。制作初期,对学生易出现的文本格式、幻灯片版式、母版格式、背景样式等设置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借鉴模仿制作经验。制作过程中,在部分学生仍然出现背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时,及时选取两类代表性作品(作品1:背景颜色太花,喧宾夺主;作品2:背景颜色太深,使标题、文字等内容看不清)演示、点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探讨改进方案,使他们进一步掌握背景设置的方法与技巧。

  在大部分学生基本完成对配色方案的设置后,请3位学生上台讲演自己是如何设置配色方案的。教师补充介绍幻灯片中色彩选配的注意要点,示范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的3点技巧,并通过恰当的设置方式选择最适合主题的配色方案。同时提醒学生借鉴仿制经验,选配色彩时注意参看课程网站中关于色彩意象、配色方案以及幻灯片中色彩运用等相关信息。学生查询信息,结合点评意见,讨论、修改作品。对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细节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制作基本完成后,推荐两幅优秀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亮点,分析原因以供借鉴。对部分技能较弱、制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引导学生再次攻关,使这部分学生能与大家一起体验成功,共同提高,最终完成作品。对完成得较快较好的同学提出进阶要求:探究如何使幻灯片更有美感(可登录课程网站自主探究幻灯片中设置艺术字、插入图片、图形或图表的方法)。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自主探究,优化、美化作品。

  5.评价反馈。组长组织组员对作品进行评价,小组根据“评价表”打分评选,推出组内最优作品进行公开展示、交流,让其他同学吸取其成功经验。其他小组对展示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小组将意见记录在“评价表”上,供修改作品时参考)。教师在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从PPT制作的要点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点评,重点评价作品的背景与配色方案设置是否合理,并与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探究优化措施。学生结合评价意见,小组讨论,对作品制作方案做进一步改进、完善。整个评价过程要注意让学生转换角色,由制作者转变成评论者,对作品实施有效评价。实现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评、评中教。

  6.项目拓展。理论作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PPT的制作实践,归纳计划类演示文稿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撰写总结报告。实践作业共有两项:第一,小组成员须在课后根据改进的方案修改作品,并将作品上传至课程网站;第二,每人完成一份拓展作品,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PPT,要求如下:(1)修改、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2)独立创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PPT;(3)设计要富有创意和个性特色;(4)不得与课堂作品雷同;(5)作品完成后,在人自评、组内互评的基础上推出小组最优作品,由创作者模拟选拔赛现场利用PPT宣讲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录制成视频上传至课程网站。

  学生完成作业后邀请家长及学校教师代表等各方人员登录该论坛,对上传作品实施投票评价。教师结合课程网站上各方投票评价意见及综合评分,择优推荐班级优秀作品及其创作者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奖赛”的校级选拔。

{Copyright © 2017-2023 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湘ICP备11002717号-10